如果說, 要發展台灣文化, 你會想到什麼? 別再說原住民了. 找點離生活近一點的素材~ 什麼? 想不到. 動動腦!
好吧. 那把範圍縮小, 如果說, 要發展光合文化, 你會想到什麼? 想不到, 拜託, 動動腦啦. 不要真以為自己腦容量只有800KB.
其實從小虎的峇里島到日本行, 能更確定的一點是, PLUS!
一直以來, 我們都在討論, 「創意拉進生活 生活中尋找創意」, 聽起來好像是個很空泛的目標, 其實無非就是一種PLUS的觀念. 設計進入生活, 即為生活加分, 聽起來似乎俗套, 但反觀PPAPER的發行, 內容的發想, 或MUSEUM OF TOMORROW, 愈來愈多的創意市集, 都是朝這目標邁進, 不是嗎?
我們為何買設計書, 各樣設計品, 公仔, 音樂, 看電影, 看展覧, 拍照, 其中一個原因除了工作上需求外, 也是希望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 不是嗎?
光合一直以來, 設計物上或多或少都希望加入刀模並結合功能性, 也是為設計品加分.
商業大環境裡的空洞, 數字滿天飛, 制式化的生活用品, 除了色系上的差別外, 沒有多餘的例外. 更沒有意外的驚喜. 在台灣中似乎尋找不到自己的文化與根, 設計內涵無法更有深度, 因為沒有方向, 對想追求的, 模擬兩可. 生活的感動也消逝在資訊的貧乏中.
如果真的硬要擠出方向, 和小虎的討論之後, 大概就定義為”追尋”及”Plus”吧.
除此之外, 別為了市場而太傷腦筋. 消費者是需要教育的, 我想, 在設計覺醒的未來幾年, 追尋已不再盲目, Plus充斥時, 我們該回來擔心的是, 自己能給多新穎的東西了.
創作是一種生活方式, 就是你選擇某個樣子生活~摘自西班牙手作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